鎏金銅佛像的品種有多少,罕見的有釋迦牟尼、不雅音、文殊、普賢、天王、母度等。現(xiàn)在,在蘭州、西安等地的骨董攤上罕見到的一些所謂的鎏金銅佛像,令藏家虛實難辨。上面先容多少種辨?zhèn)畏绞?
看造像特點以斷代。各時期的佛像有各時期的造像特點。這是咱們斷代的重要依據(jù)。漢跟十六國時期,佛像方臉,面貌平跟,頭發(fā)平直,呈坐式。這一時期的佛多為單個,尺幅較小。比方1989年1月在四川綿陽何家山東漢晚期崖墓出土的一株銅質(zhì)錢樹子,樹干上鑄有佛像5尊,每尊僅高6.5厘米,這是我國發(fā)明的時期最早的銅佛像。1972年,甘肅涇川縣玉都有鄉(xiāng)出土了一尊帶華蓋鎏金青銅佛像,高19厘米(包含傘蓋、底座),重0.5公斤,筆者考據(jù),它的鍛造跟傳播到?jīng)艽ǖ臅r期應在公元四世紀末到五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,外型上繼續(xù)了綿陽錢樹子上的銅佛像特點。